冯骥才:一半“非遗”项目背后没有专家指导 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文章作者:李洋 冯骥才 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发起人冯骥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抢救民族文化到了关键时候 记者 李洋 600多个大中城市的老城区老建筑大部分已被拆光;历史记忆较深厚、民间文化遗产较丰富的村庄只剩下2000多个,比2005年减少了3000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最严重的考验。 2002年,一个由民间知识界、文化界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始了。虽然,很多民间文化已人亡歌息再也无法挽救,但经过10年努力,大到古村落,小到香包,民间文化界深入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市,抢救性整理、保护了一批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族服饰、民间家书等文化遗产,出版了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开始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中国民间美术遗产图录》、《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民俗志》、《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等浩大工程,并已出版多个卷本。|<< << < 1 2 3 4 5 6 7 > >> >>| ·上一篇文章:美国博物馆善经营 重规范·下一篇文章:西方博物馆的开放性 从卢浮宫谈起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http://www.o83.com/news/bolan/11526163956G9KAIIH177JA8D0C75JJ.htm 相关内容 河北井陉:创新木雕技艺传承非遗 佚名 浙江湖州:非遗活态传承馆助力保护湖笔制作技艺 黄宗治 陕西华州:非遗主动“拥抱”市场“撑”起百姓钱袋子 李一博 东明粮画“绘就”魅力非遗 王凯 弘扬文化遗产 摩洛哥坦坦非遗艺术节举办 佚名 中国艺研院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师徒制” 周玮 “中国非遗文化周”在白俄罗斯开幕 图 魏忠杰 第六届中国国际非遗节在成都开幕 许茹、马牧旺青 彝族“非遗”亮相法国尼斯 图 陈益宸 手艺人的非遗坚守 组图 刘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