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文章作者:佚名
逆境中像上帝一样看自己 当我们找寻这些灵感的源头,有故乡凤凰的山水,有流离失所的生涯,也有难以尽数的书籍。黄永玉将一本好书看作一位智者,“看一万本书,就是和一万个智者对话,多划算!”而今,没有一天不看书的他,随口而说的一些话,已成其他一些人的箴言警句,比如“海是上帝造的,苦海是人造的”,“颠倒常规,好笑;掩盖颠倒,更好笑”、“世上写历史的永远是两个人:秦始皇写一部,孟姜女写另一部”。 由书带来的智慧的循环,恰如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中所写: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智慧中的大智慧,当属豁达。一个人,若能在书籍中阅尽种种人生,就会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对付所有灾难。黄永玉一直认为,一辈子不那么难过的原因就是有书籍陪伴。 1953年,29岁的他应沈从文之邀,挈妇来到北京工作。特立独行的性格,在之后的十年浩劫中给他带来麻烦——因为缺乏政治敏感,他画了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这幅“黑画”让他受尽迫害。 当时,有人在台上批斗他:“你这个人创作上从来不严肃,从来都是玩儿!”黄永玉练旧一副雷打不动的木然神情,心里却在窃笑:“你小子要平时这么说我,我一定请你吃西餐。你算是说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画当然是玩儿,不快乐的话,画什么画呢?”而此刻,他的脊背已被笞出道道血印。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他那沾满血痂的背心无法揭下来,心疼地哭了,黄永玉安慰道:“不会一直这样的。” 而今,当人们问起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黄永玉狡黠地笑笑:“谁问我这个问题,我都要收500元钱。”然后不等收钱,他就颇为得意地说开了:“所有的苦难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也不是从近50年、100年开始的,5000年来一直有,只是老祖宗们没有留下痕迹,我们是其中一环。你要懂得怎样欣赏它,试想一下,当你面临灾难,你就像上帝一样站在高空看看自己的样子,多好玩!” 最好的归宿是变成星星 4月18日下午,黄永玉来到国务院新闻办参加“同一个世界”艺术展的新闻发布会。他画的一幅肯尼亚火烈鸟被装裱后带到现场。发布会结束后,正欲开溜的黄永玉在画作前被截住,数位摄影、摄像记者拥上来抢镜头。 这时候,有一人跑过去跟他说话。那人站在他的右侧,右耳不好使的他听不清楚,便来个180度扭身,把左耳朵冲着对方,这个姿势正好留给摄影、摄像记者们一个背影。众记者希望他转过身来,他大约没听清吧,依旧我行我素,而后,疾步如飞地离开现场。记者们望着镜头里的“大屁股”,有点哭笑不得。 向来,被别人当作风景的他,无意去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当他接受央视《大家》栏目访谈时,他说:“鲁迅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不活在人的心上,他就真的死了。可见鲁迅想活在人的心上。”主持人问:“你想不想?”他反问:“活在人的心上干什么你说?” 有一次在老家过年,放烟花的时候,弟弟的孙女问他:“烟花是什么?”他回答:“这个是李太白,那个是苏东坡,一个一个放。”“他们到哪里去了?”“放完了,他们就变成星星了。”对黄永玉来说,最好的归宿是变成星星。 将生命终结看作万事皆空的他,自然可以很轻松地谈及对自己骨灰的处理意见:“把骨灰冲进马桶,爱人说会阻塞水管,不同意;分送给朋友栽花,花开得正好的时候,可以看见我的影子,有点恐怖;要不就把骨灰和到面里包饺子,等朋友吃完,再宣布这里头是骨灰,他们就会恨我恨到骨子里。”说完,哈哈大笑,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搞了恶作剧,得意得不行。 如果一定要刻意留下一样呢?那就是墓志铭。黄永玉曾为沈从文刻下碑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他也为自己想好了——爱,怜悯,感恩。
·上一篇文章:给书画穿上漂亮的衣服
·下一篇文章:泗县书画艺术源远流长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rensheng/0710684632EA9C72EFI773D482GKC7.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孙冰 | |
罗琼 | |
袁跃兴 | |
应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