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5月24日,亚洲当代艺术史上的拍卖最高价又被刷新,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夜场拍卖会上,中国画家曾梵志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1996No.6》以7536万港元成交。中国当代艺术品单价突破亿元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可在这振奋人心的高价背后,却流传着种种令人不安的耳语——“中国艺术泡沫论”甚嚣尘上,艺术品市场已继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之后出现疲软,多位策展人与艺术批评家站出来揭露“天价做局”的黑幕……与这些耳语相呼应的是,今年的国际拍卖市场上,已有多位当代名家的作品成交价格不如预期或者是流拍,国际藏家开始抛货“试水”。

    由于今年是奥运年,国内艺术市场的几大拍卖盛事纷纷比往年提前举行,北京春季拍卖已经尘埃落定。下周起,上海和广州的春拍将陆续拉开大幕。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否已经迎来拐点,敏锐的业内人士将在这些日场夜场中觅到一些预兆,或是证明。

    春拍现象

    海外·春寒

    名家作品价格停止疯张,部分流拍

    今年2月,伦敦和纽约的春拍夜场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成交情况令一路高歌猛进的价格疯涨步伐开始变得犹疑不定。

    伦敦佳士得2月6日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专场上,6件上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最终有5件成交。岳敏君2001年的作品《无题》成交价为55.81万英镑(估价30万~40万英镑);刘野1997年的作品《无题》、严培明的《最深情的男人》成交价为33.41万英镑。除了岳敏君的作品超过最高估价15万英镑之外,其他几件作品的成交价基本都在估价范围之内。

    伦敦苏富比今年的“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于2月27日举行,法国藏家迈克·博耐特抛出其收藏的3件张晓刚和1件岳敏君作品,其中,目前拍卖市场上张晓刚作品中估价最高的《大家庭No.1》以170万英镑成交,岳敏君的《黑夜里的愚人》以91.6万英镑成交,成交价也停留在估价范围之内。至于压轴出场的另外4件中国当代艺术品,除了刘野的《下午的蒙德里安》以接近估价底价的52.4万英镑成交外,方力均的《无题》、刘野的《我相信我能飞》和岳敏君的《制服》均宣告流拍。

    3月17日,纽约苏富比的春拍上,中国当代艺术红人的作品再次集体遇挫——张晓刚两幅作品流拍,陈逸飞、王广义、徐冰和蔡国强等热点人物的作品表现也是差强人意。当天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上,近300件作品的成交价大多在估价范围内或是略高于估价,总成交额仅为2007年秋拍同场成交额的一半,约合人民币1.7亿元。

    今年,中国嘉德取消了当代艺术的春拍专场,郭维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艺术在近两年的持续火爆后,开始在市场和舆论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怀疑和批评,“尤其是在市场表现上,节节上升的巨额天价作品不同程度受到挫折,如果不是‘自己人’假买,当代艺术拍卖的流拍会更严重!我不敢说今年是一个市场拐点,但健康的市场要遵循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得通过市场的调整来慢慢明晰化,今年就有个调整的苗头,市场会在这种调整中‘寻规而上’。”

    广州银通的负责人何伟才则认为,流拍不见得是件坏事,艺术家和收藏者会因此思考为什么作品拍不出去,画家更会在绘画风格、方向方面进行调整。

    广东市场的“冷静”——“这与藏家们的务实投资习惯有关,他们对岭南画派的国画、油画觉得好看舒服,就纷纷买来收藏欣赏……而对难懂的抽象的当代艺术,不欣赏也就不买。”区志航(著名时尚评论员)

    郭维洪认为,当代艺术在广东一直就没有火过,但当代艺术恰好最早就是从福建、广东等地开始的,广东美术馆推广当代艺术也搞得最早最好,广东当代艺术界也出了很多先驱;但广东人投资很热情也很理性,没有过份火爆也不过份冷淡,总之对当代艺术就是“不温不火”,它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广州银通的负责人何伟才认为,当代艺术在广东波澜不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北京和东南亚火爆,主要原因是有外国一些基金在推动,这些基金利用各种机会对当代艺术进行宣传,因此当某些基金对特定的艺术家进行宣传的时候,自然就会过火,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泡沫,而这些基金在广东没有据点,因此广东自然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泡沫;二是广东在全国接触当代艺术一直比较早,对当代艺术自然也就少了一份新鲜感,因此购买的欲望也就少了。这也是当代艺术在广东追捧者少的原因。

    区志航则认为,现在当代艺术市场的投资热点几乎都集中在写实油画这一部分,连抽象油画也不好卖,摄影、Video、现代雕塑等媒介也不是很好,“广东市场不火,这与藏家们的务实投资习惯有关,他们对岭南画派的国画、油画觉得好看舒服,就纷纷买来收藏欣赏,而对难懂的抽象的当代艺术,不欣赏也就不买。这种投资行为其实与投资者的观念、气质、性格等深刻相关。”

    市场综观

    价格已高到离谱?

    神话尾声,重量级作品出现“分层”

    有艺术品资深拍卖人士认为,迈克·博耐特、霍华德·法伯等大藏家在今年的抛售举动,显示他们已经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在短期暴涨后已经达到了太高的价位”,而且“天价做局”等炒作行为的普遍存在,导致这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虚假繁荣,现在,“泡沫已经胀大到危险的时刻了”。

    也有拍卖界的人士审慎乐观,“在香港春拍曾梵志作品拍出天价的情况下,说市场已到拐点,未免过于悲观了,也解释不通”,广东保利拍卖行艺术品油画部项目经理李军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李军的说法,有业内人士给出这样的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品一路暴涨之后在今年海外春拍上遇冷,如果回到香港和北京,再出现价格暴跌或者大量流拍,整个市场恐怕就会一蹶不振了,所以有人出来护盘,打了场“香港保卫战”,但护盘成功并不代表泡沫可以继续发大发多,“这两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纯粹的投机行为,跟艺术本身无关。国际大收藏家其实并未真正认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前景不明的大环境中,被炒高到离谱的当代艺术品价格是时候降下来了。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如今再介入一线艺术家的作品拍卖,风险太大,还不如转向收藏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心态,已经在今年的各大春拍场上显现出来,许多成交价超出估价的作品都出自“新秀”之手,价格多在百万元级别。

  中国·暖意

    香港北京两个新天价向亿元挺进

    在海外拍卖会上接连遭遇春寒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却又在香港感受到一派暖意。

    香港2008苏富比春拍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总成交额远高于拍卖前的预估总价,达到4.3亿港元。

    2008香港佳士得春拍上,415件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热门作品有373件成交,成交总额也远高于之前的预估总价,达到5.3亿港元。其中,多位画家的作品均刷新纪录,最轰动的当属曾梵志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1996No.6》,以7536.75万港元(包括手续费等费用在内)成交,为亚洲当代艺术史又立起了新的拍卖最高价标杆。

    紧接着香港春拍,北京春拍于本月中旬举行,刘小东的《温床No1(五联)》拍出了内地油画的新纪录:5712万元!综合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在今年北京春拍期间呈现如下趋势:高价作品明显减少,多数作品成交价格都在估价区间内,超出估价的相对集中在非一线的“新秀”艺术家作品上,例如尹朝阳2006年的作品《神话》以616万元成交,几乎是最低估价的3倍。

    名家说法

  “疯涨”——“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很短,所以它几年间的‘暴起’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冒进的行为。”

    郭维洪(广州嘉德负责人)

    谈到这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行情火爆的现象时,著名油画家林永康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发展和思想领域方面的升华,当代艺术容易与世界接轨,浮出水面;而且有钱人多了,炒作行为也跟着上了。就像股市前两年的火爆一样,当代艺术的疯涨背后,是资金的极度充裕化和各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著名时尚评论员区志航说:“中国近30年的发展已是一个奇迹,它在世界的话语权越来越强,而象征前卫和当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也得到了一种‘高峰认同’。”广州嘉德负责人郭维洪则表示:“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很短,所以它几年间的‘暴起’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冒进的行为。这种行为背后,我们可以冷静地看当代艺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要认识到对当代艺术的暴炒是不健康的。”

    “拐点”——“今年国内国际对当代艺术品的回调,再调都不会低过市场2006年发力时的价格。”区志航(著名时尚评论员)

    “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里,艺术品价格每年的增长率应该是20%左右,而且艺术品的价格必须是建立在艺术史评价的基础上。”林永康(著名油画家)

    从今年的当代艺术春拍情况来看,名家作品停止疯涨甚至流拍,令市场“泡沫论”成为焦点。

    针对这一现象,林永康说,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目前还只是处于散户收藏和投资阶段,而不是成熟的机构收藏和投资阶段。单个的艺术收藏家或投资人对艺术品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市场的畸形现象:往往是一帮人在炒作、假托艺术家的画。市场价格的“疯涨行为”与艺术家本人无关,但当其身份价值越来越受肯定时,更多的人介入该艺术家的收藏,于是“合理估值”的呼声就会很高,然后市场就会步入调整。他说:“今年当代艺术市场应是一个冷静期,‘炒作’要消化,而且由于经济环境原因,藏家们投资信心相对缺乏。”

    林永康认为,中国这一轮的艺术市场的模式实际上是投资型市场,而不是收藏市场,“说投资型市场都是客气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投机市场’”。所谓收藏市场,是说藏家买进作品后至少10年不卖出去,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基本上按照稳定的每年20%来升值。无论是画廊销售还是拍卖价格的上升,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里,艺术品价格每年的增长率应该是20%左右,而且艺术品的价格必须是建立在艺术史评价的基础上。

    区志航对于拐点论的看法则是:“就像股市滑坡,艺术品也要呼唤合理估值,炒得高了就得回调。不过,我看今年国内国际对当代艺术品的回调,再调都不会低过市场2006年发力时的价格。”

    “流拍”——如果不是‘自己人’假买,当代艺术拍卖的流拍会更严重!”郭维洪(广州嘉德负责人)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藏家焦头烂额 收藏书画:买进容易变现难
·下一篇文章:蜂拥入市探水深 金融大军“掘金”的另类投资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arttz/0862495855H4260H122BJGI1IGEF2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