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文章作者:佚名
当下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拍卖之强势似乎已经涵盖了所有的经营主体。最典型的就是:艺术品拍卖几乎被当作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代称,成为艺术品特别是绘画流通领域的第一风向标。与此对照鲜明的是:画廊业步履维艰。业内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顾虑:拍卖市场如此火爆,可能僭越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业,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可能是畸形的繁荣。
不过,在笔者看来,拍卖和画廊的严重“角色错位”,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虽出乎意愿之外却仍在情理之中。
“国情”———不合时宜的二级市场划分
对一些中青年画家直接进入拍卖市场,很多国内评论者认为是奇怪的“跳级”现象。中国绘画拍卖的一枝独秀,也让西方收藏机构大惑不解:“在世画家的作品完全可以通过画廊或向本人购藏,何必去拍卖行呢?”“奇怪”和“疑惑”的主要依据是,在成熟的西方艺术品市场模式中,画廊业是一级市场,普通作品在其中买卖;拍卖业是二级市场,重要作品才可进入。比如,德国的艺术品拍卖法就限定,拍卖行只能拍卖已经过世或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原因是这些数量有限的作品有必要通过拍卖确定价格。西方在世画家的入市路径通常是先进入画廊,随着名气增加再入藏权威收藏机构和博物馆,然后被遴选参加重要的大展,最后打入拍卖市场。然而,“二级市场”的划分毕竟只是西方的成熟模式,未必可以适合当下的内地的艺术品市场。
目前的中国处在一个交错重叠的社会阶段,美术的商品化不是美术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于资本的强行介入。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成熟的西方艺术市场。由于中国艺术市场的起步较晚,刚刚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画廊业正在建设之中,远没有进入繁荣阶段,更没有形成西方“画廊”概念中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行业规则。中国的多数画廊还只是传统古董店铺演变而来的普通画店,基本上处于“散打状态”。许多当代中青年画家没有经过画廊的培育,直接拿作品到“二级市场”上拍出了惊人的价格,不仅说明市场流通环节中一级市场“功能性”的缺失,还说明所谓“一级市场”本身就是缺失的。
现实的中国处于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可能绝对重复西方的“二级”模式,必然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
“民情”———中国绘画拍卖必赴的使命
艺术品市场由艺术品购买者、艺术品供应者、市场中介三方面构成,前者是决定市场形态和运作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拥有雄厚购藏资金和成熟的鉴赏能力是艺术收藏的必要条件,而稳定的终端艺术收藏者又是促成大量艺术品购买的前提。西方发达国家以富裕的中产阶级为国民主体,经济收入呈现典型的“梭形结构”,艺术品消费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其绘画市场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中产阶级对普通级别艺术品的巨大需求,促生了众多中低端画廊的出现,而少数处于“梭形结构”顶部的高端购藏者的需要,则促生了为数不多、但档次甚高的高端艺术品拍卖市场。
尚处于初级艺术品市场阶段的中国,艺术购藏群体结构与西方差异极大。由于地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诸多不平衡,使国民的经济收入存在很大差距,呈现出顶部细小而底部宽大的“金字塔型结构”,大部分是还没有经济能力和闲暇完成纯粹的艺术品消费的居民。实际上,中国绘画市场的终端购藏者,目前还只能是拥有着大部分社会财富的少数阶层,纯艺术消费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整体而言,还是一个局部的文化现象。而且,即便这些数量有限的终端购藏者,其艺术鉴赏能力方面的准备也并不充足,他们考量艺术品价值,大多还只能依赖艺术家的名
·上一篇文章:艺术品拍卖日趋细分化 投资紧盯市场热点
·下一篇文章:打与不打?书画市场之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arttz/077269131787I235DF82E4355J7427.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张东华 | |
佚名 | |
马健 | |
王佶敏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