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文章作者:马健
按:在研究艺术品市场时,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能真实的反映艺术品市场情况?西南文化产业智库执行主任兼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健通过对艺术品市场上几个不同数据的分析,提出在使用艺术品市场数据时,应努力提高艺术品市场的数据质量,树立正确的艺术品市场数据观。 马健 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关于艺术品市场的量化研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量化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究竟能否反映艺术品市场的真实情况呢?事实上,假如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只看数据,而不了解数据背后的情况,那么,我们恐怕不仅不能通过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来量化描述艺术品市场的真实情况,而且很可能会得出荒唐的结论或荒谬的臆测。 艺术品的特殊性 从艺术品的数据特征来看,艺术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品的异质性。虽然艺术品既包括原创作品,也包括有限复制品。但在艺术品市场上占有最重要地位的绝大多数艺术品都是原创作品。这些原创作品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其具有非常强的异质性。既然每一件原创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即使是同一位作者创作的不同艺术品,实际上也很难进行价格上的精确比较。二是交易价的或然性。 具体来说,第一,由于艺术品市场上“家乡偏好”(Homebias)的普遍存在,同一作者的同一件作品在不同地点的交割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是说,艺术品的交易价往往随交易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并不符合经济学中的“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第二,由于艺术品交易强烈依赖于营销场景(Marketing Scene),因此,一件艺术品能否以及能够以多高的价格售出,高度取决于经纪人、画廊或拍卖公司的场景营销水平,并同时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名实不副的范围 如果仔细比较各类艺术品市场指数和报告的话,我们会发现,针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指数和报告,其结论可能并不相同。而且,这种差异还并非由于数据分析师缺乏艺术品市场的专业知识或者采用了不合理的研究方法,而是因为这些艺术品市场指数和报告所涉及的“艺术品”概念并不相同,统计口径也不一致。 举例来说,根据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与瑞银集团(UBS)发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The Art Market 2019),2018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为674亿美元。根据全球艺术品市场信息网(Artprice.com)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报告》(The Art Market in 2018),2018年的全球纯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155亿美元。这种全球艺术品市场宏观数据的差异是由于:前者的统计范围既包括纯艺术品,也包括装饰性艺术品和古董。既涵盖拍卖公司,也涵盖画廊、艺术博览会和在线交易平台。后者则只包括拍卖公司的纯艺术品。 假如你想尽可能“夸张”地描述全球艺术品市场的规模,会选择第一个数据,还是第二个数据呢?事实上,在很多文献引用此类数据时,并不会详加说明艺术品的涵盖范围和交易数据的采集范围。 内在有偏的样本 所谓内在有偏的样本,即不是随机抽取,不受概率支配,因而不能用于代表和推论总体的非概率样本或非随机样本。 以全球艺术品市场信息网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Michigan Consumer Sentiment Index)的编制方法,从2008年初开始发布的艺术品市场信心指数(Art Market Confidence Index)为例,该指数通过对全球100多万注册会员发放在线问卷,就受访者财务状况、艺术品购买意向,以及受访者对未来3个月经济走势的判断和艺术品市场走势的判断进行作答,并以最新1000名受访者的答案为依据进行计算,构建了艺术品市场信心指数。虽然从理论上讲,“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扬,代表着消费者有较强烈消费商品与服务意愿;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代表着消费意愿不强。”但问题是,该指数的受访者样本限定在了相比之下可能更具国际视野,外语水平更好,更乐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信息网注册会员。但这一群体显然并不能完全代表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从而产生偏性样本问题。
·上一篇文章: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寻找文献中的历史
·下一篇文章:艺术品电商好不好 这里这里众说纷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cnart/204141715590495844F559900H9207D.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朱立彩 | |
于娜 | |
周玮 | |
杨逸 | |
何欣荣 | |
樊曦 | |
刘硕等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