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文章作者:江胜信

 
吴冠中在作画(资料图片)
 
  本报日前报道了《吴冠中全集》出版的消息。在为全集出版举行的吴冠中艺术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给了吴冠中很多赞美之语,但其对此看得很淡,他的心愿让所有与会者感到意外:“唯愿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他说:“我长期写生水田。有一次从水田中观望四周田埂线的组织,很入画。我脱掉鞋站在水田中构思,感到站着所见不如坐下所见更稠密,但水田里无法坐下,情急中便蹲着画,一味追求感受,顾不上久蹲之累。一条水牛在我近旁来回耙田,我突然感到它的耕耘与我的工作同工同职。它一生只是耕耘,待老了,人吃它的肉,将其皮制革,它奉献了全部所有。我老了肉不能吃,是废物,唯愿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是肉是垃圾,正待专家们、大众们鉴评。”
 
  遍尝世间苦乐
 
  看到自己的全集出版,吴冠中的心情远非“欣慰”两字所能概括,而是“手抚沧桑,辛、辣、酸、甜,遍尝世间苦乐”。
 
  吴冠中坦言曾“一度沉湎故国传统,一度拜倒西方现代艺术”。早年留学法国研习绘画之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这座公认的世界艺术之都,“虽然在巴黎也可以开花、结果,但我是麦子,我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
 
  吴冠中将东西方优秀艺术看作是“哑巴夫妻,语言不通,但爱情是甜蜜的”。他长年积极探索与实践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他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曾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最高文艺勋位。《吴冠中全集》中文版推出之前,英文版已经通过法兰克福书展行销东南亚。
 
  作出新的探索
 
  吴冠中在88高龄之际依旧“高产”,仅去年一年就创作了将近60幅作品。难怪出席研讨会的众多美术评论家一致认为:虽然湖南美术出版社操作《吴冠中全集》颇具前瞻眼光,但“《吴冠中全集》还没有全”。
 
  虽说因为体力、精力有限,老人已经不常创作大画,但他的创作灵感一刻都没有停歇。近年来,他乐此不疲地耕耘着“汉字田园”——“中国的汉字很美,美在它的形态,也美在它的内涵。我想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通过形、色、线、黑、白、灰,把美丽的汉字‘画’出来。”
 
  艺术批评家翟墨认为:“一个艺术家是不是老了有一个标志,那就是爱惜自己的名誉而故步自封不再前进。但吴冠中不是这样的艺术家,他提出新的看法,作出新的艺术探索,引起新的争论。他比年轻人都活跃。”“艺术的密码便是像孩子一样充满创造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的艺术密码会逐渐消逝,但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把它们丢失。所以说,吴冠中老了,也小了。不管大家怎么看,他只尊重内心深处的天性。”
 
  艺术审美最关键
 
  有人让吴冠中谈谈“成功”的原因,他说,“唯一的方法就是进‘修道院’。”几十年的“修道”,让他悟出这样的道理:“技”与“艺”隔着思想的海洋;绘画是“技”,美术才是“艺”,不能把绘画混同于美术;掌握了“技”,你只能是个画匠,有了“艺”,你才是画家;很多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掌握“技”,但唯有一生追求不断,才能具备“艺”。他感慨:“我发现,过去把很多时间都浪费在画功上了,其实,艺术审美才是最关键的。”
 
  吴冠中毫不掩饰对美术教育的担忧:不少人学美术,是因为美术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不高,学美术能完成上大学的梦想。美术院校现在招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实,真正适合学美术的人是很少的。一定要有灵感、想法、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毕竟,‘手’是靠‘脑子’来指挥的。”他认为,真正有才情的艺术家要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还不能被经济利益和所谓的市场潮流左右,必须要尊重内心的艺术表达需要。(江胜信)


·上一篇文章:书画的展示 心灵的远游
·下一篇文章:诗文书画勾勒岁月缤纷 赵忠祥自评绘画一品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rensheng/0791192388D659100J49EA5B1IGI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