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清中期 御制白玉留皮巧雕龙凤盖瓶 尚涛 《西岩》(中国画) 138cmx69cm 天然翡翠珠项链 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大葫芦瓶 文、图/记者 江粤军 春拍在即,对于送拍人而言,手中的文物艺术品似乎正被输送上一条闪闪发光的变现之路。但我们也常常听到有藏家抱怨,自己的宝贝到拍卖行应征被拒,变现无门;或者不时在媒体上见到紫砂变现难、红木家具变现不易、钻石难变现之类的报道。那么,文物艺术品变现究竟为何这么难?除拍卖这条途径之外,还有哪些变现的方式?对变现难问题,业界专家们又有何忠告和良策? 拍卖变现门槛高 在我国,艺术品市场一直是一级市场不畅通,二级市场比较发达。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吕立新表示,正因为国内的画廊被拍卖行业挤得很羸弱,所以大家比较清楚的变现渠道只有拍卖,但艺术品要通过拍卖渠道变现,难度不小。吕立新说:“一是你所拥有的东西要符合拍卖公司的胃口,他才愿意接受,所以主动权并不在你的手中;另外,由于组织一场拍卖会成本比较高,所以大多数拍卖会上拍的都是相对高端的文物艺术品,要是东西达不到一定层次,拍卖行也不会要。譬如,能上得了拍卖会上的艺术家基本都是那些老面孔,新人的作品要进入非常困难,因为他们难以给拍卖公司带来较高收益。而且,拍卖只有春秋两次大拍,是急不来的。如果中国的画廊渠道畅通,艺术品的变现会更常态化,也可以发现更多的艺术新秀。”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部主任姚政则认为,拍卖公司自己有的是东西,不仅不会收民间藏家手里的宝贝,就是藏家从拍卖公司买到的东西,再想卖出去,也非常难。“其实拍卖公司很多时候是在做局,引一些企业老板入市,让他们以为做艺术品投资比实业来钱快,结果这些初级藏家们进去了,东西被炒得极高,等于去接最后一棒,要再找下家,还有谁愿意要?”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表示,在拍卖场上,由于环境、气氛和心理影响,竞买人确实可能会以超出自己心理价位的价格买下东西,而且既然是全场最高价,那自然也就超出其他竞买人的心理价位。由是推论,似乎再出手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像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开始在嘉德上拍是两千五百多万元,过了几年再拿出来拍,则去到了六千多万元。事实上,据我所知,在拍卖市场上买下的文物艺术品,还没有几件是无法再出手的,反而是大部分都增值很快。” 别让非藏品迷住眼 王凤海认为,拍卖行把关严格,不是门槛太高,而是赝品太多。 “我看过不少藏家满屋子的‘宝贝’,却没有几件真的。很多人热衷于从各种民间渠道淘东西,但抱着捡漏的心理去,几率非常小。现在,无论是瓷杂、玉器还是书画等,民间做旧的太多了,所谓的鉴定证书也都是给钱就开。这样的东西送到拍卖行,肯定要被拒之门外。就是当代的艺术品,像紫砂壶,假冒大师的作品也很多,不少人看走了眼;还有黄花梨,海黄和越黄在市场上并非同一概念,在市场上的价位能差别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人拿买海黄的价钱买了越黄,想再变现,那肯定也没门。如果抱着投资的心理入市,渠道非常重要。收藏的基础是自己喜欢,但投资一定要投别人能看上的。”另外,王凤海强调,如果藏家买的是产品,之后想当成作品转让,很难。像钻石之类,多数也只是产品而非作品,不太可能以保值乃至升值的方式变现。就是画家的作品,也有精心创作的和应付之作的区别,难以一概而论。 吕立新也表示,像酒和茶,虽然现在也都进入到拍卖会,但实际算不上艺术品,如果有变现考虑的,一定要买那些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而不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实用品、消耗品。不要动辄听到人家说红木升值多少了,茶叶升值多少了,就血脉贲张。 别让拍卖价成“迷幻阵” 除了拍卖行,民间私下流通也是艺术品变现的一个渠道。不过,这一渠道在当下也并不通畅。吕立新说,主要原因在于藏家很难找到客户群;另外,目前中国的艺术品交易没有规矩、缺乏自律,大家彼此之间难以互信,真伪又不好辨别,这给交易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彼此协商价钱私下成交,一定是在某个圈子里进行才可能,譬如大家都喜欢书画,那要找到书画爱好者才行。要进入这样的圈子,自身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而且,这种方式没有法律约束,也没有标准,完全看双方的意愿。” 对于民间变现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姚政则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虚高的拍卖价格给藏家们设置了一个“迷幻阵”。 “一种情况是,很多藏家以拍卖价为参考价来买东西,譬如某藏家花了10万元买了一件元青花,他以拍出了两亿多元的鬼谷子下山为参照,自认为捡了一个大漏,结果却被人嗤之以鼻。为什么?因为市面上比比皆是的元青花只要几千元、几万元,谁会要你10万元的东西?其实,所谓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不过是一个虚数,谁买谁卖老百姓永远不清楚。拍卖行虚张价格往往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许是为了洗钱,或者是为了抵押贷款圈钱。还有一种情况是,假设某收藏家花一万元买下了一件东西,本来这是很合理、正常的市场价,结果他一看拍卖图录,同样的东西标价为两千万,于是他大发横财梦,认为自己的东西至少也要卖两百万。因此,对很多民间藏家而言,他仅仅参考拍卖公司的数据,不知道文物艺术品的真实价值究竟是多少,要么买贵了,要么不愿将手中的东西‘低价处理’,变现因此就非常难了。我们拿股票来说吧,假如今天一个涨停,明天一个涨停,你可能乐不可支地就卖出了,但在文物艺术品上,一万元变两万元,你可能死活不愿意兑现。因为你的心被拍卖价格吊得太大,欲望太高了,东西也就只能砸在自己手里了。” 另外,姚政还谈到,艺术品交易中,买方常常要找一些专家来“掌眼”,而这些所谓的专家,只会看假不会看真。为何?因为他们自己也想出货。“民间出土的真东西非常多,而这个市场上用于买东西的钱毕竟有限,于是大家都以打压对方的方式来争夺客源。现在的社会舆论又认为古玩市场上95%以上都是假货,当这种观点根深蒂固时,别人一说是假的,有意购买的一方肯定就黄了。文物艺术品流通的最困难之处在于,国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鉴定机构,也无法出台一个基本的价格标准。” 吕立新也表示,正是艺术品的真伪问题,使其变现难以真正沐浴网络带来的便捷之风。“网络提供了新的自由的展示平台,但因为艺术品需要上手,要通过网络达成交易并不容易。” 艺术品 挣的是时间的钱 鉴于艺术品变现之难,吕立新建议藏家,尤其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品爱好者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心态放平和,不要想着今天买进明天就卖。艺术品挣的其实是时间的钱,买下一件好东西,多静心欣赏欣赏,年头够了,回报自然就来了。“现在国人做艺术品投资,总想挣快钱,变现问题因此才会显得特别突出、迫切。西方人买下一件东西一般都会藏很多年。他们的大型拍卖会多数都是通过电话委托,悄悄下手,并不希望被关注。而中国现在的拍卖会,简直像赶集似的,很多人拍下后恨不得马上进行新闻炒作,以提高作品知名度,为再次高价拍出打前站。” 二,选择正确的变现渠道。好东西真要出手时,一定得慎重些,找到信誉度高的拍卖公司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否则可能草草地就被人忽悠走了。 三,入手时把关严格,出手时就有主动权。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要精不要多。“好东西自然会有拍卖公司来求你,而不是你去央求别人上拍。不要手中有点钱就急着入市,一定要头脑清晰,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像书画,拥有最广泛的收藏群体,愿意接棒的人当然也多。如果入手时选择了小众藏品,那出手时迎接自己的自然就是小众群体。” 姚政也表示,真正的收藏家要有不怕吃亏的心理,如果单纯以投资的心理进来,很容易就因为变现难退出。“现在,我们倡导收藏会所模式,让有意收藏的人进来学习,弄懂了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后再入市,从自己熟悉的门类开始,一点点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买得踏实。同时,会所也为藏家相互之间的转让提供了比较公正和便捷的途径。”
·上一篇文章:专家:名画邮票行情上涨 系列收藏更具价值
·下一篇文章:艺术品拍卖:中国内地买家开读新课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arttz/144716794AH8074C7K2F8BEC6CB6.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张东华 | |
佚名 | |
马健 | |
佚名 | |
徐翌晟 | |
佚名 | |
李芒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