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近期,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了“相约西湖——两岸名家艺术衍生品演展”展览,而之前,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蒲果则针对自己出品的周春芽、王广义等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在成都举办了“视窗”当代艺术衍生作品展,集中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衍生品的样式与面貌。如今,艺术衍生品已渐入我们的视野。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衍生品把更新颖的艺术观念和更精致的美学气质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借助日常化、生活流的方式将当代艺术的语言和精神传达给社会,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艺术衍生品正在给中国式日常生活的变革注入新的体验。 从当代艺术衍生品在国内的一些相对比较集中展示的平台来看,比如798、宋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美术馆等,当代艺术衍生品的实际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一些机构也开始逐力这个艺术市场的强力副品。但作为新型的艺术产业,艺术衍生品市场目前还存在着种种不足。近期,张先生连续两个周末到798逛艺术衍生品店,但是结果都是失望的:一方面衍生品形式与数量很有限,另一方面创意、质量和细节上让人感到难以启齿的“视觉恐怖”,别说与宜家设计差距很大,有的连工艺品水准都达不到——做得实在粗糙,而且很小儿科。令他困惑的是,手握一笔采购礼品订单,却买不到自己中意的艺术衍生品。这样的例子可能还不止于此。但艺术衍生品市场毕竟才刚起步,行业内部管理难免不规范,这又使得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从初始就在困局中谋求发展。 先天条件不足 在中国,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开发并没有完整的规范与案例遵循。高等院校未开设相关课程,而民间也没有系统的培训与操作系统,就形成不同的评判标准,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情况相对日本要落后很多年。全国在艺术衍生品行业的状况表现为:大多衍生品的设计水平不高,更多制造商选择艺术家的代表作图像简单复制在盘子、杯子、钟表等不同物品上,没有特别的制造工艺,昂贵的价格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反而是艺术家的限量版画作品销路走俏。其次,虽然多数艺术衍生品的从业人员都是美术高校毕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知识,但缺乏产品开发所必须的管理素质、营销素质和经济法律等知识。特别欠缺将文化产业方式转化为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经理人,导致决策者在开发和运营艺术衍生品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艺术品是艺术家的精神创作产物和自我思想的表达方式。而在市场中流通的作为艺术衍生品具有天然的商品属性,也有着其作为商品的强烈的社会性。作为商品就要受层层监管且遵从市场规律法则。比如,艺术所涉猎的性、暴力、死亡、过于暴露的社会问题、边缘题材,必将夭折在衍生品产生前,艺术本体的自主性和艺术衍生品的商品属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不仅制约了衍生品自身艺术性的表达,同时也打击了艺术家投身艺术衍生品事业的积极性。 ·上一篇文章:艺术品收藏市场回暖 80后画家成热门“潜力股”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下一篇文章:书法的市场何时能够成熟?
http://www.o83.com/news/arttz/1091922557IAH004A41070E8J7DG45.htm
相关内容
马健 | |
王佶敏 | |
佚名 | |
王珂 | |
侯江 | |
刘晓丹 | |
牟建平 | |
佚名 | |
罗书银 | |
朱浩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