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小野洋子(Yoko Ono)是一个神秘的奇女子。摇滚之父约翰·列侬(John Lennon)曾经这样描述她:“世界上最著名而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小野洋子便是纽约艺术界的风云人物。在过去50年间,小野洋子一直是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实验和先锋艺术家,而且是少数的女性艺术家之一。然而,纵使她才情万千,在约翰·列侬的灿烂光环之下,在公众视野里,人们只知道她是约翰·列侬的遗孀。
    
     小野洋子首个中国个展——《小野洋子——FLY(飞)》在上海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75岁的小野洋子“飞”到中国,在上海停留的三天时间里,将有最好的保镖对她进行保护。昨天下午,在该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小野洋子。

    传奇女子小野洋子
    小野洋子(Yoko ono)1933年生于东京,14岁时全家迁居纽约。20世纪60年代初,她在文学、哲学和电影创作等方面引起广泛影响,成为激浪派重要代表人物。1970年,她出版了著名诗集《葡萄柚》(Grapefruit),执导电影《羽化登仙》(Apotheosis)和《FLY(飞)》(也译作《苍蝇》)。她擅长于制造艺术事件,扰乱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让人们对现有的世界观提出质疑。
小野洋子(摄影:Tom Haller)
    在约翰·列侬被枪杀的当夜,小野洋子刚刚结束了自己后来获得世界声誉的流行代表作“如履薄冰”(Walking On a Thin Ice)的录制。2000年,她在日本崎玉县创建了约翰·列侬博物馆。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上,小野洋子与其他演员一样身着白色,象征着冬奥会的雪花。她朗诵了一首准备好的自由体诗歌,呼吁世界和平。2007年10月9日,小野洋子设计了一座新的纪念塔,并取名为和平光塔(Imagine Peace Tower),它位于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Skarfabakki 港口驶出约1公里的Videy岛上。每年的10月9日至12月8日,塔座上会亮起光柱,垂直射向天空。
  《切片》“切”出与列侬的爱情
    1964年,32岁的小野洋子在卡耐基朗诵厅第一次表演了她最为出名的行为作品《切片》:随机挑选上台的几位观众被要求用剪刀将她的衣服裁成碎片,直至全身赤裸。1966年9月,她在伦敦再次表演了《切片》,在英国艺术界引起轰动,此时,坐在观众席上的约翰·列侬见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即使被视作导致披头士最终解散的罪魁祸首,即使约翰·列侬为了她整整5年没有公开露面,即使在约翰·列侬死后20年仍不放弃宣传他“爱与和平”的理想而被部分歌迷抨击为借亡夫之名发财,但几十年来小野洋子依旧在当代艺术领域和音乐领域崇尚着自己的出位。2003年9月,70岁的小野洋子在巴黎又一次表演了《切片》。她在台上说:“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并请将这些碎片送给任何一个你爱的人。”对于这场事隔30多年的表演,她进行了这样的“解读”:“1964年我第一次做它时,心里满是愤怒和不安,但这次,我是怀着对你、对我、对全世界的爱而做的。”
    今年,当披头士乐队另一位成员保罗·麦卡特尼(PaulMc Cartney)与前妻希瑟·米尔斯(Heather Mills)的世纪离婚官司频频曝光时,小野洋子在接受采访时对希瑟·米尔斯的处境深表同情。她说:“做一个披头士乐队成员的女人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认为披头士乐队成员的妻子们都在蒙受着损失,这是很痛苦的,事实上我们只能忍受。”或许,这句话也是她他作为约翰·列侬遗孀的内心独白。
     《出口》:用棺材探讨生命
    小野洋子的很多作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破坏的举动,之后伴随着对于希望的思考。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更多地从世界之外的视角进行观察,那些能够吸引观众的力量,并迫使他们去面对多少有些恐怖或惊骇的事件,例如本次展览中最庞大的作品——大型装置《出口(Exit)》。
    探讨生命的出口,前卫的小野洋子居然动用了棺材!在展览现场,100口内置树的棺材整齐地排放在院子里。艺术家的说明要求普通的棺材,像是由于一场灾难,一场战役,一场屠杀成排摆放在一片荒野上的那种。在一口口棺材里,一棵棵冬青从每一个通常可以看到死者面部位置的开口生长出来,这种非同寻常的棺材场面激起并扰乱了观众。它是一个内心无声的萌发,而这种无声来自于悲伤和孤寂环境下的无声本身。
    如果说棺材代表死亡,提醒人们注意战争和灾难;那么,冬青则表现了希望,提供了一种复活的可能。死亡与重生只在那瞬间的迷离。小野洋子在对人类处境和生存的脆弱,以及对约翰·列侬那场戏剧性死亡之后重获希望的无把握性,以及对这匿名的再生进行了动人且直接地思考。
    小野洋子
    誓将行为艺术玩到老
    此次小野洋子个展共展出9件作品。据负责展览的中方人员比利安娜介绍,她去年底开始着手引进小野洋子的作品,由于运输困难、费用太高,她们根据小野洋子对作品的想法和设计在上海进行了重新构建。此次展览中,小野洋子作品除了被展示在可·当代艺术中心的空间以外,还将发散到上海各个角落。例如,有20幅《小野洋子——FLY(飞)》展板广告布置在上海的地铁沿线,而她的多件“说明书式”艺术作品则将被散布在上海各处的画廊、餐厅、酒吧、商店等等。
    小野洋子与观众现场通话
    在今天晚上展览的开幕酒会上,小野洋子还将进行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她将使用一只手电筒,以频繁持续的闪动光束向观众发一些比如“我爱你”之类的信息。如果你在展览现场听到电话响起,千万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展览中有一件作品就是一部电话机。小野洋子将不定期地从世界不同角落打来电话,无论这个电话有没有人接或者被谁接,以及通话的过程中会说些什么,都是随机性,从而构成这个作品。如果小野洋子打电话来时,观众正好在电话机边上,可以接起电话跟小野洋子聊天。另外,观众还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写下来,交给小野洋子收藏。
    几十年来,小野洋子在艺术家、作曲家、诗人、反战激进分子等众多的身份之间游走。小野洋子的作品不是在工作室中创作出来的,而是与她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看待生活的眼光密不可分。如今,小野洋子在MySpace上的个人网页吸引了超过22000名崇拜者,而她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同样炙手可热。
  《FLY(飞)》曾入选戛纳电影节
    本次展览将呈现小野洋子创作于1970年的影片《FLY(飞)》(也译作《苍蝇》),这部影片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整部影片展示了一位寂然不动的女士,看上去几乎是在昏睡的状态,唯一运动的东西是一只苍蝇,镜头跟着它停留在她身体的不同部位,苍蝇轻微的运动看上去十分色情。这部电影是如此的无聊,可是在她身体的静寂中暗含着某种东西,小野洋子把这描述为自传体的篇章,而且选择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精妙方式来表达她自己。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一个农民书法家的快乐人生:常为老乡写春联
·下一篇文章:伟大的美,在于对平凡生活的发现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rensheng/081129145180D920ID45EG9H7E14E9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