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文章作者:佚名

让8226;弗朗索瓦8226;米勒 - ruiruiaelly - ruiruiaelly的博客

《米勒自画像》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大师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19世纪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替,战争频繁,都市化与工业革命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米莱在巴黎生活了十一年,亲历了城市生活的贫困,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争的残酷。1849年,他决定终生定居于巴比松乡村。从而开始了他伟大的农村系列画创作。

    米莱在“巴比松画派”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的艺术语言承继了西方艺术的传统,尤其受曼特尼亚、普桑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甚大。其画风凝重质朴,造型简约。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血腥的时代里,却产生了《晚钟》这样静谧安宁的超世佳作,堪称奇迹:暮色笼罩着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何等庄严,何等肃穆,不禁令人对造物主的伟大油然产生敬意。一对农家夫妇随着教堂钟声的敲响,放下手中的活计,以感恩的心在傍晚的微风中悄然伫立,以敬虔的祈祷结束一天的劳作。他们虽然卑微,却不失尊严,以天上国民的身份祈盼另一永恒和平的国度,而对天国的盼望也深藏在画家本人的心中。只有在这样的盼望中忍耐苦难,苦难才显得甘美,心灵才寻得平安。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平安带来的恒忍力量,使得人们在动乱的社会中仍持有生存的勇气和智慧。毫无疑问,《晚钟》这幅画的灵感源自于《圣经》的启示,同时也是取材于米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米莱经常阅读他称为“画家之书”的《圣经》。难怪,列夫·托尔斯泰评价米莱的《晚钟》:“透露了基督徒对上帝和邻人的恩爱之情”,表现了“人和上帝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团结和睦”。

    米勒的生活很困苦,他曾一度贫困到必须靠政府的微薄救济品度日的程度,也曾几天不进食,为了把食物省给孩子。了解这些背景后,我们就更能读懂《喂食》(1860年)、《慈母的爱》(1857年)、《编织课》(1868年)等作品所洋溢的诗意和欢乐是如何来之不易。

    米莱的作品完全不合乎当代巴黎城市文明的欣赏趣味。他的作品中,却有众多引人注目的妇女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妇女往往被置于一个劳动的场景中。她们总是以女主人的身份,带着手头上正干着的活儿出现在画面上,或劈柴、挑水,或牧放牛羊,或编织手工……没有坦露的粉色肌肤,没有矫饰的欢颜,却十分真实感人。她们的出现常常使画面充满温馨有序的家庭气氛。在这些作品中,《雏菊》是最富有诗意的。典雅的构图完美而独特;简陋的农舍里有一扇打开的窗子,一束怒放的雏菊插在造型古朴的蓝色粗瓷花盆里。窗台上零散地摆放着针线和剪刀,使得构图更有变化。乍一看,分明是一幅静物画,仔细看,才发现有一个少女藏在雏菊后面的阴影里,正向窗外悄悄张望,嘴角含着平和、安宁的微笑。菊花和少女相互映衬,色调非常优雅,和谐,让人联想到柯罗的一些风景画,尤其是蓝绿色与橙黄色的过渡与交织格外柔和而舒心。

    米勒的作品感人质朴,他的艺术世界里有我们失落的某种东西。米莱说“艺术的使命是一种爱的使命”,也许这便是米莱艺术的精髓。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上一篇文章:柯罗风景油画艺术欣赏
·下一篇文章:莫迪利阿尼笔下华丽美艳的裸女人体艺术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gwshxs/13669503JJBHI0IHDJJDF51GGI4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