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在线  文章作者:佚名

  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在传承中国传统的特色耕读文化。在温州这块旧曰“东瓯”的土地上,至今仍然延续着王谢血脉。即使如今已经建起新兴的大学城,在温州瓯海区茶山街道茶山村,这里的村民,依然一手锄头、一手纸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久前,村民们还结成“泉川艺社”,颇有些流觞曲水、畅叙幽情之意。

  泉川艺社近农家

  街道的一间大会议室,如今成了“泉川艺社”共叙诗情画意的场所。走进室内,一幅七言绝句的书法让人惊艳:“泉溪桥畔近农家,川碧榕荫映晓露。艺苑更新添锦绣,社风翰墨倍精华。”藏头诗隐含了“泉川艺社”之名。

  82岁的谷斌臣是这首绝句的作者,这位村民敬重的谷老先生只读过4年私塾,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山农民。

  早些年,村里人都爱找这个“土秀才”代写文书。“谷老是我们这里的大诗人。”村民说。60岁时,他还曾出版过诗集,平时,但凡村里有老人大寿,他不用三五分钟,就能为老伙计“量身定做”一首祝寿诗。

  “泉川是茶山的古名,大家商议取泉川为号。”谷老说,“我们这个艺社不同其他,大家都是农民,我写首诗助兴,所以叫做‘近农家’啊。”

  只有农民才能

  画出真正的茶山杨梅

  72岁的王学钊有着60年的书画创作经历,也种了60年的地。他12岁时跟老师学过油漆画,“就是用油漆作颜料,在寺庙墙梁、家具上画些花鸟鱼虫。”

  “我现在还是种水稻,种丁岙杨梅,跟大家没什么不一样。”王老先生黝黑清瘦,一双手粗糙无比,几十年来,书画一直是他的爱好。茶山五美园、茶山杨梅、茶山红梅……茶山的每一事、每一物,都成了他的创作题材。“梅雨一过,杨梅成熟采摘的时间大概只有20来天,我顾不上抢摘,先拿纸笔,到山脚下写生。”王老笑着说。

  说着,他铺开宣纸,寥寥几笔,勾勒出“正宗”的茶山丁岙杨梅。“丁岙杨梅果柄特长,从采摘后就开始生长,有‘红盘绿蒂’之美誉。”王老说,“别人一不小心,就会画成荔枝,只有茶山梅农,才能画出真正的丁岙杨梅。”

  农民书画家给大学生上课

  “茶山的文化底蕴一直浓厚,早在艺社成立前,这里就有五六十名农民艺术家,涉及书画、诗词、雕刻、漆画等多种艺术领域。我才53岁,只能算是小字辈。”现在“泉川艺社”的“领军人物”、社长王踏波告诉记者。长辈热衷文艺,后生也兴趣浓厚,大家就考虑组织起来交流。

  在“泉川艺社”成立大会上,42位农民搁下农活,欢聚一堂,尽管大多是挽着裤脚的农民,但他们对书画艺术却显得很专业。为庆祝艺社成立,大家赶诗作画,挂出近百幅字画作品在当地展览,其中有描绘茶山美丽景色的山水画,有介绍家乡丰富物产的水彩画,也有讴歌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变的诗文词赋,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连福建梧田都有爱好者赶来参观呢!”王踏波说。如今,这些农民书画家的作品已经结集出版。

  不仅如此,农民书画家还跟相邻而居的大学生一起交流艺术,取长补短。王踏波现在就在温州医学院艺术学院,给大学生们讲课,成了“客座教授”。“我们计划下半年开学后,艺社和大学生社团,一起搞展览交流。”


·上一篇文章:教育部从未参与举办"和谐社会"学生书画摄影展
·下一篇文章:动博会上将有“法国动漫日”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cnart/0741394947GH8CBJF3KKEAFBAJ5K7H.htm


相关内容

沈阳举行大学生工业设计作品展

张文魁

 

大学生创作墙体彩绘 古镇刷新颜值吸引游客

艾文超

 

大学生硬笔书法测试:八千多人半数不及格

佚名

 

首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广州开幕 艺术生直面市场

索有为 吴敏平 奚婉婷

 

大学生绿色游戏动漫设计大赛新举频出

杨荣荣、璩静

 

书法艺术对大学生文化修养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佚名

 

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开幕

施健学

 

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动漫作品展开幕

于晓明 秦岭

 

西安两名大学生办起“雪中画展”

丁静

 

宜昌大学生加拿大书画比赛获金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