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文章作者:刘晨

  四、公共论坛:艺术教育互动话语表达

  《妇女杂志》创刊前,即向全社会女性征稿:

  本杂志定于民国四年一月一号出版,各省女界同志如有以著述、文艺及发刊词、照相片等惠寄者,本社无任欢迎。[16]

  除日常全方位征稿和各类主题征文以及设立专号专栏外,《妇女杂志》无论主编更迭,先后设有“通讯”“通信”“自由论坛”“讨论会”诸多栏目及发表“旨趣”“编辑余录”“编辑室报告”等表达编者意图并与读者持续保持互动,形成编者、作者、读者三方互动话语表达空间。

  1926年第12卷第1号刊发“美术专号”,第12卷第6号的“乙种征文当选”为“读美术专号的意见”,表达读者阅读“美术专号”后的喜爱和收获,也有批评和建议。如认为“美术专号”缺失儿童美术教育;偏重叙述美术效能方面,缺少引导妇女美术研究的途径,故而她们可能“虽然心向往之以求得出路;可是究竟怎样下去,怎样转弯,仍然茫无头绪;结果,还是迷路”;更有提升女性群体目标的:“诸君致力美术,努力妇女运动!”

  邹盛文所著《西洋造园法》从1925年第11卷第5号起持续连载至1927年第13卷第4号,第12卷第11号“乙种征文当选”为“理想中的住宅”,14卷3号“乙种征文当选”为“我家的小园”,亦为作者读者前后呼应互动。

  对于社会热点、读者困惑和争议话题,常有相当的关注和互动讨论,诸如妇女职业教育问题,艺术无用论等。在《与女儿论修学择业》中曾有对“艺术无用论”的回答:

  汝不云音乐无用乎?此中国之环境使汝作如是观也。使在伯林,苟有命令废止音乐,人民所感之痛苦,当甚于饥饿,必大起革命,以除此暴夫。盖德人几以音乐为生活者也,制谱名人,冠于欧土……

  美术亦然。使欧战将巴黎之鲁乌博物馆破坏,法国之要求赔偿,必百倍于今日也。法人以美术为生涯,油画陈之所,百游不厌,非此无以安慰其精神也。[17]

  近现代女子艺术教育伴随“争女权、倡女学”从晚清起步,至民国逐步形成多元的话语空间和丰富话语场域。在此时期贤母良妻主义、女国民教育、男女平等教育、女子教育等各个发展阶段中,女子艺术教育均有其话语表达。这其中包含国外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启蒙引介,本土艺术教育理论与经验的传导,男性“导师”身份对女子艺术教育的引领和代言,女性视角艺术教育的困惑和需求,女子艺术技能的职业指导等。大众媒介作为重要的话语空间载体,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占据着话语表述场所,承担着传播交流功能。藉由这些媒介视域,尤其是《妇女杂志》等女性期刊可以直观回溯民国女子艺术教育话语空间的建构。

  ①江学辉译《纪美国各女学校内容》,译自Alma Mater报,《妇女杂志》第4卷第10号,1918年10月。

  ②[日]吉江孤雁原著,幼雄译《法国的女学生生活》,《妇女杂志》第7卷第6号,1921年6月。

  ③“泰西”,旧时对西方国家的称呼。

  ④私立丽则女子中学一年级生沈莲馥《本校十二周纪念会中学部成绩展览会叙略》,《妇女杂志》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

  ⑤沈寿述,张謇著《雪宦绣谱》,《妇女杂志》第5卷第7号,1919年7月。

  原文参考文献:

  [1]妇女杂志发刊辞一[J].妇女杂志,1915,(1).

  [2]悬赏募集[J].妇女杂志,1917,(7).

  [3]艾耆.日本妇人职业指南(续)[J].妇女杂志,1917,(10).

  [4]陈谅.妇女职业问题:美国著名妇女们对于本问题的讨论[J].妇女杂志,1923,(3).

  [5]刘瑞宽.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中西女塾演剧筹款预志[N].申报,1921-06-01(11).

  [7]鲁.上海中西女塾开演《青鸟》记[J].妇女杂志,1921,(7).

  [8]申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游艺会[J].妇女杂志,1922,(5).

  [9]李寓一.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观记(一)[J].妇女杂志,1929,(7).

  [10]妇女杂志预告[N].申报,1914-09-27(1).

  [11]刘慧英.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12]妇女杂志社.《妇女杂志》第十二卷第一号“美术专号”预告[J].妇女杂志,1925,(12).

  [13]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14]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5]记者.我们今后的态度[J].妇女杂志,1924,(1).

  [16]妇女杂志社征文[N].申报,1914-12-02(1).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加强新时代美育
·下一篇文章:中国画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artedu/198844716JK8A1HI78C342I547EB9.htm